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數位典藏
齒輪頭車床
齒輪頭車床
中文名稱
齒輪頭車床
英文名稱
Lathe
登錄號
T0199906001
藏品分級
館藏品
藏品類別
機械類
年代
1953
製造者
YASUKAWA ELECTRIC
材質
金屬
功能與用途
為小型機械零件的加工刀具,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弓箭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主要部件有主軸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杠、紅杠和床身。車床上附有刀片,例如鑽頭、擴孔鑚、鉸刀、絲錐、板芽和滾花工具等。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迴轉表面的工件,例如螺絲螺紋,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床台是以鐵鑄造加工後,表面經淬火硬化而研磨的精確基準滑台。車頭由一組齒輪所構成,功能是將馬達傳過來的動力,轉傳給夾頭,使夾頭及被夾的工作件旋轉。經由大小不同齒輪的組合,可轉換不同的轉速。尾座的用途是以尖端頂住工作件尾部的中心;工作物的尾部端面中心需先鑽一個孔,以與尾座尖端互相配合。刀具溜座的功能是夾住車刀,可前後及左右的移動,以便於切削工作的進行。車床附件包括有中心架,如果工作件比較細長但加工又在中部的話,工作件受切削力後會有較大的彎曲變形,在工件變形之下,加工的尺寸便比較不精確,這時候須加裝一個工件扶架把工作件支放在扶架的中央。夾頭的用途是夾住被切削的物件。車刀是利用車床進行切削需要不同功能的刀具,切削不同的材料,則需要刀口具備不同的刀角及材質。刀具的材料需要有足夠的硬度和強度能夠耐磨且耐熱。在車刀刀角必須具備一定形狀外,各刀面也需要一定的角度,讓刀邊和工作物之間成一線接觸,便利切削或排屑。
特色或內容摘要
車床是利用主軸來回帶動工作旋轉,以刀具切削的工具機,也是工作母機當中發展最早的工具機,現在車床是最普遍最、重要的工作母機,任何機械製造都不能缺少的工具機。工具機因為是製造、加工各種機械元件的機械,故又稱為工作母機,同時也是各種基礎加工與精密加工不可缺的機械設備,可稱得上是機械之母。(陳淑菁、盧昭蓉,2000) 根據國際標準機構(ISO)與美國工具機博覽會(IMTS)對工具機所下的定義綜合:「一種利用動力驅動且無法以人力攜帶的設備,藉由切削、衝擊等物理、化學或其他方法的組合,以達到加工物料目的之機器皆可定義為工具機。」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車床的發展歷程在古埃及時期就有以切削研磨等方式除去工件的多餘部份而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而金屬切削加工機等工具機的誕生至今約二百多年是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亨利莫茲利創製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開啟了現代工具機的里程碑,也使英國成為工具機的先驅開發之地。工具機在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之後因美國南北戰爭及汽車與航空工業發展,工具機的技術主導權由歐洲轉移至美國。 為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發明回輪車床。1918年一次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工業及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1940年代末代液壓仿型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19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程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亦於1960年代應用於車床,19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19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1990年代初期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展示狀態
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favorite_border
加入我的最愛
arrow_forward
drive_file_rename_outline
圖像授權申請
arrow_forward
file_download
下載CSV
arrow_forward
相關推薦
more_vert
字體放大
text_increase
字體縮小
text_decrease
分享
LINE
facebook
twitter
share
回上一頁
west
返回頂端
north